原标题:绿色职业,未来可期
作者: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提出“绿色职业”概念,但是此概念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近期,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及逐步推进落实,我们将迎来以绿色经济、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和科技的革新,绿色经济发展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支撑,需要开发、培养和塑造出一大批绿色职业从业人员,从而绿色低碳经济催生出的“绿色职业”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4月27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可以预见2021年《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将会进一步丰富完善“绿色职业”标识体系, 未来“绿色职业”将受到劳动力的追捧,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绿色职业的涵义
研究绿色职业,首先要明确界定绿色职业的内涵,即什么是绿色职业。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布了《绿色职业:在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的世界里实现体面工作》的报告,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绿色职业”这一概念,报告中Michael Renner、Sean Sweeney 和Jill Kubit 把绿色职业定义为:在农业、制造业、研发部门、管理和服务业领域有助于持续保护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职业。
主要指那些帮助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工作;通过高效的方式减少能源、材料和水资源的消耗的工作;减少碳排放的工作;减少或者是避免所有形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工作。
此后,绿色职业这一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绿色职业发展研究起步早,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绿色职业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已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美国劳工统计局将绿色职业定义为:生产有益于环境或保护自然资源的产品和提供此类服务的工作;工作职责为使生产过程更为环保或使用更少自然资源用于生产。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分类,绿色职业主要涉及以下领域:水源保护,永续林业,生质能源,地热能,环境修复,可持续发展,能效审核,资源回收,电动车辆,太阳能和风能(http://stats.bls.gov/)。
目前最被广泛认可及使用的绿色职业定义由美国劳工部职业信息网(Occupational International Network,简称 O*NET)发布。O*NET将绿色职业定义为任何受如节能、替代能源开发、减污或资源回收等活动影响的职业,并通过与现有职业的比较并将绿色职业划分为三类:
一是技能提升型绿色职业(Green Enhanced Skills Occupations),基于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需求,此类绿色职业在现有职业的专业领域基础上增加了新的任务或新的专业领域;
二是岗位增加型绿色职业(Green Increased Demand Occupations),此类绿色职业的职责未有改变,但由于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需求量增加,其岗位数量也相应扩增,例如,面对日益扩展的公共交通系统,公交车司机的职位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三是新兴型绿色职业(New and Emerging Green Occupations),此类绿色职业应绿色化趋势而生,例如,能效审核员对房屋或建筑物的能效进行审计;风电设备认证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风电场系统。
除此之外,国际上仍有学者、政府官员等对绿色职业进行了界定。如,美国总统拜登认为绿色职业指那些利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重新利用废弃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职业;Rob Mcculloch,Ethan Pollack和Jason Walsh认为绿色职业的工作目标是降低气候恶化、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包括回收利用废弃物、节约用水、降低碳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资源和材料、调整环境问题的工作;还有学者认为绿色职业是各行各业致力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及其质量提高或资源节约的工作的集合,同时有助于改善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
从以上对绿色职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外的学者和组织主要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再利用、减少污染和浪费、调节气候等方面来界定绿色职业,只是在具体分类上存在不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劳工组织从绿色职业的功能上对职业类型进行了分类,美国劳工统计局则是直接提到了绿色职业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美国劳工部职业信息网则是通过将绿色职业与传统职业进行比较,按照绿色职业所需技能、职工数量等的变化对职业进行分类。
二、我国绿色职业发展现状
早在1976年,美国已启用“绿领”这一词汇来指代从事与环境相关职业的人。2001年开始,阿波罗联盟等组织呼吁创建绿色经济发展下的新型职业模式。2010 年后,美国社会开始了由火力发电厂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革命,相应地,美国就业市场也由煤矿开采类转向绿色职业。数据显示,美国绿色职业的数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绿色职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天然气、风能三个行业,占总增长的93%。
2018年,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截至2026年,绿色职业将迅速发展,其中,太阳能光伏安装员的数量较2016年将增加105%,风力涡轮机维修技术员的数量将增加96%,其他绿色职业也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美国绿色职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职业体。
我国绿色职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2015年,我国通过并颁布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大典》新增了绿色职业标识,“对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特征的职业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将部分社会认知度较高、具有显著绿色特征的职业标示为绿色职业”,我国标识的绿色职业活动主要包括监测、保护与治理、美化生态环境,生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供大运量、高效率交通运力,回收与利用废弃物等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以科学研究、技术研发、设计规划等方式提供服务的社会活动。
这是我国绿色职业分类的首次尝试,《大典》共标示127个绿色职业,并统一以“L”标识,如经济研究人员、环境监测员、太阳能利用工、轮胎翻修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140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共81项)》《国家职业标准目录》_鉴定考试_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jiangmen.gov.cn)。
此尝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类标识绿色职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注重生态平衡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我国职业发展;其次,可以充分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环保、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再次,可以帮助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劳动者培训与绿色就业,引导社会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流动。
当然,我国绿色职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绿色职业划分不清、绿色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绿色职业数据缺乏等问题。
第一,绿色职业划分不清晰,部分具有绿色属性的职业尚未纳入标识。从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绿色职业的标识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共有1481个职业,其中绿色职业有127个,仅占8.6%,尚不足10%。
但有研究指出,若基于绿色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按与O*NET绿色职业分类同样的判定规则,对当前国内绿色职业进行分类,我国绿色职业的分类“可能涉及8个绿色经济活动领域465种绿色职业”占比达到31.4%。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对绿色职业的划分标准仍不完善,大量具有绿色属性的职业尚未被标识。具体来看,当前我国的绿色职业体系中遗漏整个绿色建造领域的职业,而且大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循环利用废弃物为职业活动内容的职业,也将被排斥在绿色职业体系之外。
第二,绿色职业技能培训不足,技能认定考核方式不完善。每一个职业都需要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获取需要有相应的技能教育和培训计划来支撑。
三是绿色职业数据缺乏。数据是研究的基础,没有数据支撑,则无法准确了解我国绿色职业发展的供需状况,从而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三、我国绿色职业发展的建议
我国对绿色职业的认识仍处于初始阶段,绿色职业发展迟缓且后续关注度不够,存在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但绿色职业在未来发展中对于绿色经济、增加就业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劳动者而言其工资水平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根据Brookings发布的2016年美国绿色职业平均时薪数据,能效行业为每小时25.9美元,环境管理业为每小时27.45美元,清洁能源生产类为每小时28.41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时薪最少2美元。
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借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真正落实绿色职业在我国的发展。
首先,深入绿色职业分类研究,完善绿色职业体系。
要在深入探讨绿色职业的概念、内涵等学术问题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的视野,研究绿色职业的描述模型、属性指标和调查量表,用翔实的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结论,为专家研判绿色职业提供素材和依据,增强绿色职业分类的科学性。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类型绿色职业的划分规则,细化绿色职业分类结果,逐步形成完整的绿色职业分类体系。
其次,推动绿色职业培训落地,加快绿色职业技能认定。
从国家层面建立绿色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从顶层设计上给予指导及专项资金支持,对创新绿色职业技能培训的地方政府予以奖励;整合高校及社会资源,利用高校的资源开发新的知识技能提升课程,并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建立短训班,为从业者提供技能提升渠道并对其培训成绩予以认定;发展绿色职业教育体系,在传统职业教育中推进绿色职业资历框架建设,尽早实现学历证书与绿色职业技能证书相互衔接。
在技能认定方面,健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工种岗位规范等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为技能等级认定提供明确依据,注重培育和开发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倡导行业和用人单位可以自主选择过程考核、结果鉴定、业绩评审、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
最后,建立绿色职业数据库,打造绿色职业信息平台。
建立绿色职业数据库是打造以绿色与和谐为特征的绿色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形成绿色职业统计制度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数据发布机构定期(月、季、年)发布绿色职业需求、供给、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年龄、从业人员受教育情况、工资水平等信息,建设绿色职业数据库,为从业人员、研究人员打造一个绿色职业信息平台,有助于绿色职业在我国的发展。
绿色职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张亚楠
原标题: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绿色职业未来可期